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
Chengdu Century City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新闻中心
国家审计署发文,医疗反腐最新信号!
发布于:2025-07-04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国家审计署发文,

医疗反腐最新信号!

 

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易发多发。自2024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430多起,涉及1400多人、630多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多发,“蝇贪蚁腐”、“小官大贪”禁而不绝。其中,审计署列举的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案件,有两大案件为医药领域问题: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花样翻新,对此,审计署强调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提出整改要求;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此外,审计署将持续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可见,2025年的下半年,医疗行业专项审计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反腐之威也将继续扩大。

多省审计组密集出动!

全国医疗腐败整治大幕拉开...

 

当前,随着审计在医药购销纠风工作中的持续深入,将医疗腐败监管颗粒度全面细化,能效提高至全新纬度。其中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环节成为当下医疗领域审计重点内容。

 

6月13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14部委联合发布《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强调:

 

发挥穿透式审计监督优势,加强医药行业专项审计。打通从原材料采购、药品耗材生产、招标采购的监管通路将监管重点向生产端覆盖。

 

此外,中纪委也多次发文,强调审计在医疗反腐中的威力。如《持续深化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一文中介绍:

 

贵州省纪委监委紧盯重点领域,对审计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深挖彻查,严肃查处了国企、金融、平台公司、医药教育等领域一批大案要案。

 

在国家层面的指导下,各地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专项审计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 6月4日,广西横州市审计局发布一则审计结果公告:

     

    在公立医院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重复收费、串换收费、部分药品违规加价销售、长期占压供应商货款、部分仪器设备购置未按医院内部控制完善审批程序、未按招标项目特点设置投标人资质要求等问题。

     

  • 3月24日,广东省审计厅发布报告:

     

    针对个别医院建设工程和设备采购项目违法招投标、涉嫌高套床位费标准、虚构诊疗项目制作虚假病例骗取医保基金等问题,公安机关已立案4件,依法对11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此前,山东省在审计报告中也提出:

     

    规范开展药品、器械、耗材、信息化建设等招标采购工作,避免无正当理由不通过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全部所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线下采购金额过大、频次过多等行为,完善购销计划申报、采购审批、配送等环节监管。

 

除了以上地区,目前江苏、安徽、陕西、河南等多地均公布过由审计揪出的医院招采腐败情况,其中多个项目涉及金额破亿元。

 

可以看出,当前医疗领域的审计力度上了一个台阶,精细度也明显提升。其中,数据化手段的应用是新时期审计的一大重要特点。

 

  • 6月17日,据陕西政府采购网消息,西安市审计局计划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员,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企业等展开审计调查工作。

     

  • 此前,宜昌市伍家岗区审计局也曾以“大数据技术”贯穿审计全流程,通过提前收集5家医院近三年的财务收支、药品耗材采购、医疗设备管理、公共卫生资金使用等5大类数据,对其公立医院合规进行审计调查。

 

当前,审计已然成为医药购销纠风的“利刃”。同时,在愈发成熟的大数据模型等技术,也为揭开医药领域此前难以被发现的“灰色账本”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以预见,在审计深入和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全国医疗反腐的大网,将编织得更为紧密、坚实。不论是公立医院耗材设备采购、使用违规,还是医药企业购销环节中的不规范问题,都将一一现形。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谢谢!
展位在线预订

展位在线预订 请认准主办方联系方式!

预定从速